喜报 | 我院学子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国赛中斩获佳绩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11-06浏览次数:14

1030日至11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举办。我院学子在“人工智能+”专项赛和“揭榜挂帅”擂台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分别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实现历史性突破。



 人工智能+”应用赛(个人)

一等奖


项目名称:《NeurAneuNet-基于多模态深度学习与知识增强的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智能辅助决策系统》

项目负责人:温志宏,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本科生

指导教师:刘翔鹏

项目简介:该项目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应用需求结合,利用前沿的多模态深度学习技术,提供复杂脑血管环境的深度时空解析,支持高精度分割、多维特征融合及高阶智能决策等功能,该系统率先将KAN网络与时序GRU融合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导向装置规划。



 “揭榜挂帅”擂台赛(团队)

二等奖


项目名称:《简化与改进巨灾风险评估模型: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创新方法研究》

项目负责人:吴琼,2022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

团队成员:王艺璇,洪宇轩,许越然,王淑扬,严若涵,曹倚能

指导教师:张巧珍

项目简介:该项目聚焦大规模农业区域“洪涝次生灾害(病虫害)与原生虫害”耦合风险痛点,针对“洪水淹水→作物抗逆性下降→次生病虫害爆发+原生虫害扩散”核心链路,深度融合视觉遥感、气象地理、SAW传感器与AI模型,构建“灾前预测—灾中识别—灾后评估—辅助决策”全流程闭环系统。通过耦合风险量化公式精准预判风险等级,实现多模态技术协同联动,输出农户端识别APP、农业部门调度方案、保险端风险模型等落地成果,突破传统单一灾害预警局限,以技术赋能风险减量,助力农业防灾减损与产业升级。



项目名称:《冰鉴边智—基于边缘计算与多模态大模型的电力覆冰智能检测系统》

项目负责人:赵雯锦,2023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

团队成员:凌熠钧、吉泽经、顾馨月、毛佳伟

指导教师:安康

项目简介:该项目聚焦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场景,提出一套基于云边协同的智能无人机检测系统“冰鉴边智”。系统融合多模态覆冰预测、智能融冰策略生成、边端辅助云端进化与无人机具身智能等技术模块,形成“感知-认知-决策-执行”闭环。项目解决了传统覆冰检测滞后、响应慢、难适配的问题,已完成原型开发并实现产业对接,具备工程化与推广潜力,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三个项目(团队)经过五个多月的比赛筹备期,在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指导支持下,持续迭代项目文本,先后开展多轮专家辅导与多场景模拟答辩,不断夯实数据支撑、凝练成果亮点,最终形成逻辑严谨、特色鲜明、竞争力突出的参赛作品。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近年来,学院通过深化“人工智能+”学科融合,探索围绕科技创新的育人路径,做好科技创新项目的培育和孵化。上半年学院两个项目在市级决赛(主赛道)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后积极动员学生参加“人工智能+”专项赛和“揭榜挂帅”擂台赛。未来,学院将继续以“挑战杯”系列赛事为契机,切实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创作用,鼓励青年学子将AI技术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推动AI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为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书写青春篇章。

(供稿、摄影: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