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携手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智元机器人”)正式成立教育具身智能实验室,并于9月25日面向本科生率先开设国内首门覆盖“采、训、测、推”全链路的《具身智能实践》课程。这一举措标志着学校在前沿人工智能教育探索中迈出坚实一步,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注入新动能。
在实验室与课程建设期间,副校长李晔带领课程团队,与智元机器人多次开展座谈研讨,在课程开设之初,副校长李晔、教务处处长王健、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魏峰共同参观并调研课程情况。教育具身智能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方向,融合了人工智能、机器人、计算机、通信、教育等多学科,既是培养未来工程师的最佳平台,也是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教具、教辅、教管与教师的深度结合,实验室和课程将为学生带来显著的学习效益,并推动教育模式的革新。围绕实验室建设、课程开设及高校教育对前沿技术的敏捷响应与快速转化机制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如何在具身智能的背景下,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具身智能实验室建成启用,正逐步成为学生接触智能机器人、开展跨学科实践的重要平台。在《具身智能实践》课堂上,师生系统学习了机器人构成、操作方法,以及数据采集、模型训练、仿真评测和模型推理等环节。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操,不仅掌握了关键知识与技能,更通过真实场景的训练直观理解了具身智能的核心价值,激发了探索创新的热情。该课程以“采、训、测、推”全流程为核心,帮助学生打通具身智能从数据到部署的完整链路,形成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应用的闭环能力。通过典型应用场景的实训,学生能够在实体机器人上完成完整的技术路径学习,真正实现前沿理论与应用实践的结合。这不仅推动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具身智能的核心要义,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创新模式。
智元机器人依托自主研发的一站式开发平台Genie Studio,为本次课程和实验室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该平台覆盖数据采集、模型训练、仿真评测与模型推理四大核心模块,帮助学生在标准化环境中掌握前沿技能,让“训练机器人大脑”变得高效与简单。
近年来,我校坚持“学科交叉、实践驱动、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教育具身智能实验室与《具身智能实践》课程的开设,不仅使前沿科技能够更快转化为教学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在真实场景中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积累真实操作经验,形成“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良性循环。通过校企合作的优势互补,科研成果能够更快地转化为教学资源,该举措不仅顺应了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趋势,更回应了国家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战略需求,为学校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中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充分发挥实验室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及教育创新中的作用,探索具身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更多应用场景,为打造高水平教育体系、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供稿、摄影:教务处、信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