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学院新学期研究生导师大会、2025级研究生学术道德宣讲会在奉贤校区举行。学院党委书记陈晓虹,副院长(主持工作)潘建国,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何佳,副院长袁非牛出席,全体研究生导师、辅导员、教务员及2025级研究生参加。
上午,学院新学期研究生导师大会在第二教学楼102教室举行。袁非牛向全体研究生导师通报了近期研究生工作的整体安排,重点解读了研究生实习实践安全管理办法及相关责任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职责与义务。袁院长还详细介绍了《研究生导师队伍管理实施办法》。该文件系统整合了导师的基本素质要求、立德树人职责、学业指导职责、招生名额计算规则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等内容,旨在为导师提供清晰、全面的制度解读,助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此次解读有助于导师更准确地把握岗位要求,切实履行育人责任。
下午,学院召开2025级研究生新生导师见面会暨学术道德宣讲会。何佳副书记主持会议,并代表学院向全体新生表示欢迎。袁非牛副院长围绕研究生学业要求与学术道德规范进行专题讲解,结合《关于加强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暂行规定》等相关文件,详细解读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的差异化培养要求,系统梳理了各类科研创新成果的相关具体规定。此外,重点强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并详细地介绍学术不端的多种表现形式。最后,要求同学们牢固树立科研诚信意识、切实维护良好的学术风气、牢记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后果。
会后,学院分计算机、通信两个学科组织开展了导师见面和双选活动,由学科带头人主持,相关专业研究生导师围绕研究方向、科研与教学成果、科研团队建设以及研究生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全面展示了各导师团队的学术特色与发展前景。
研究生与导师开展广泛交流,并进行双向选择。绝大部分2025级研究生顺利完成导师互选工作,初步建立了稳定的导学关系,为后续科研训练与个性化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供稿、学科办,摄影:院办、学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