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兆易创新杯”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开源中国杯”上海赛区宣讲会,在我校奉贤校区顺利举办。活动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电子学会主办,我校研究生院和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承办。信机学院党委书记陈晓虹、主持工作副院长潘建国以及相关院领导出席,研究生代表参加。
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电子学会秘书长刘一清,开源中国AI教育总经理李晨,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区销售经理王治宇,微软最有价值专家戴翔,我校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李传江,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国赛二等奖获得者、我校信机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廖山川,围绕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前沿热点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李传江以《定子浮动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伺服驱动系统》为题,针对定子浮动后电机易受干扰失控的难题,建立浮动定子平台动力学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并采用电角度补偿方法,实现动子的稳定运行,并引入干扰观测器,对控制电流进行补偿,有效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伺服性能的影响,提高了半导体制造的精度和效率。李晨以《AI浪潮下的人才培养之路》为题,介绍了DeepSeek的横空出世所展现的开源创新能力,以及AI领域的快速发展带来显著的AI人才需求缺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把握开源芯片和AI赋能千行百业的时代机遇。他表示开源中国与大赛的紧密合作,有效推动了学术研究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助力国内开源人才培养。
王治宇基于多功能高性能函数信号发生器开展企业命题讲解,介绍了当前信号源的主要分类以及不同信号发生器适用的应用场景。通过讲解企业命题,对研究生深入理解企业命题模式和参加企业赛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戴翔以《在开源中成长》为主题,讲解了开源的内涵并指出参与开源是能力成长的高效路径。分享了参与开源社区以来的成长经历和心得体会,并且分别从开源软件、硬件资源与比赛项目结合的角度,通过分享多个实例讲解开源社区中资源的使用方法和交流的技巧。
刘一清以《科创实践与思维训练——以参加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作为主题,讲解了瞄准国家政策方向或立足日常生活进行选题的方法,并指出科创实践是拓展思维的直接途径,是开发应用的有效方法,鼓励同学们科创实践正当时,为同学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廖山川围绕《“芯”辰大海,山山而川——理工科研究生参与科研竞赛经验交流》的主题,分享自己的参赛经验。从国家需求出发,探讨如何通过赛事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产学研融合;从个人成长维度,分享如何将科研创新与团队协作、工程实践深度结合,不断锤炼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本次宣讲会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参赛热情,更搭建起产学研用融合的桥梁。随着报名通道的正式开启,我们期待见证更多青年学子在研电赛中勇往直前、创新进取,携手共建我国自主创新的电子信息技术新高地!
(供稿、摄影:信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