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名称

信息与通信工程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该学科的发展始于1986年,最早隶属于数理信息学院的数学物理与计算科学学科群2008年整合进入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的电气信息系,后逐渐发展为通信工程系。1986设置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点,2012设置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2013年获得市级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2018年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该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二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科专任教师共40人,其中教授4人,学科专长对应于本学科主干方向的人员超过8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84%。本学科1人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1人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人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4人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人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学科现已形成通信与信息系统图像处理与视频信息传输智能测控与信号处理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来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Pattern Recogni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顶级期刊或会议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几十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企业委托等项目科研经费总额超过1000多万元积极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学术交流此外每年举办的中美联合办学项目给本科生提供了国际交流的机会。

 2022本学科相关的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三个本科专业已经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2015年面向上海市中小学校开发了电信翼校通设备系统,获得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三等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已到达1000万以上。同时,已获得3项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谷歌/TI)。

本学科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图像处理与视频信息传输、智能测控与信号处理。


1、通信与信息系统

 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是针对新型无线通信系统,研究信号检测与估计理论、多维信号处理的新方法。研究特色内容包括:(1)针对新型无线通信系统,如可重构智能表面 (RIS) 通信网络、太赫兹(THz)通信网络、Ultra-Massive MIMO、可见光通信(VLC)和密集网络等,研究网络架构及物理层技术。(2)基于智能信号处理和统计信号处理,研究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参数获取、信道建模和信道容量估计。该研究方向在争取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承担企事业研发项目中具有优势。


2图像处理与视频信息传输

 围绕图像、视频信息的处理与传输,开展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等视觉基础理论研究、智能技术开发,以及图像与视频的采集、压缩、编码、传输、解码、识别等研究。主要研究特色内容包括:(1)视觉目标特征表达与语义理解。面向知识表达、目标分类、检测和分割等基础问题,研究视觉等模态数据的特征表达、神经网络基础理论、长距离依赖、注意力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在火灾安全视觉检测、图像去雾、医学影像分割、人像智能抠图、细粒度图像分类、场景目标检测等具体问题上,展开视觉理论的验证研究与探索。(2)多媒体视觉信息的数据采集、智能处理、辨识与高效传输。研究信息编码解码理论、随机过程、网络计算理论、无线网络传输等,开展面向无人驾驶、高清视频等关键应用领域的高效处理算法、低延迟传输理论、智能处理方法。


3智能测控与信号处理

围绕智能人机交互,开展智能控制与目标优化、信息测控与检测和语音、声学信号及多信息融合等领域的研究。特色内容包括:(1)机器人智能控制与肌电人机接口技术,分布式协同控制理论及应用。重点研究康复机器人建模与控制,智能假肢中的肌电人机接口和脑电人机接口技术。探索从肌电信号中识别动作模式和肌肉力的方法;研究脑电信号和功能电刺激在与生物反馈技术,面向医疗康复实际需求开展医工融合方面的研究。(2)围绕智能人机交互的智能语音信息处理、多维信号的稀疏表征和压缩感知,探索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声学建模、鲁棒性语音增强、盲源分离、麦克风阵列信号处理等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术。


本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主要导师有袁非牛、李传江、苏颖、龙艳花、彭张节、汤宏颖、汪春梅、汪洋、王斌、魏爽、武向农、张崇明、张相芬、朱燕飞、张静、张倩、周小平、罗阳、朱苏磊、顾亚、张巧珍、程猛、杨春夏等教授和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