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导航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介绍
学院领导
学术组织
工作小组
党务公开
分党委介绍
党建动态
通知公告
制度建设
下载专区
师资队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计算机应用教研室
计算机师范教研室
人工智能教研室
信息素养公共教研室
信息与通信工程系
通信教研室
电子教研室
机器人教研室
机械教研室
实验管理中心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通知公告
竞赛专栏
专业介绍
教学动态
文档下载(学生)
文档下载(教师)
实习与创新实践
教学成果
教学相关问题问答
联系我们
研究生培养
通知公告
学位点介绍
培养方案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学术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团队
讲座信息
科研平台
联系我们
交流合作
中外合作办学
中德项目介绍
中美项目介绍
其它项目介绍
中外师资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领导题词
视频
校企合作
青年使者交流(YES)
学生天地
学工动态
通知公告
活动风采
规章制度
相关制度
下载专区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团委
团委风采
活动剪影
通知公告
社会实践
科研竞赛
本周活动
青年之声
多媒体矩阵
信机小家
学院工会委员
校教代会代表
院教代会代表
工会活动
校友专栏
校友会章程
理事会名单
历届毕业照
校友动态
视频
新闻速递
News Republic
更多
2025-09-15
师道传承润新苗:学院举办教师节主题活动,引领师范新生筑牢教育初心
2025-09-11
我院学生获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全国二等奖
2025-09-11
科技添彩,温情护航 学院喜迎2025级本科新生
2025-08-29
我院教师团队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通知公告
Notice
更多
17
2025-09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竞赛种子培育计划”选拔通知 (面向全院2025级本科生)
30
2025-07
关于申请2024-2025学年 上海师范大学永达奖助学金的通知
30
2025-07
关于评选2025年上海师范大学(永达)优秀教师贡献奖的通知
30
2025-07
关于申请2024-2025学年“人工智能+教育”类相关奖学金的通知
讲座
活动
Lecture Activities
更多
人工智能基础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主讲:徐嫣琼
时间:2025-09-25
地点:奉贤校区二教202B
教育×我=?——教育土壤中的自我探索
主讲:吴俊
时间:2025-09-24
地点:奉贤校区三教402
更多+
上海师范大学第三届 “AI+”青年教师发展论坛
主办:信机学院
时间:2022-11-19
地点:腾讯会议
第三届“永达杯”汽车服务技能大赛
主办: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永达集团
时间:2021-12-10
地点:奉贤校区汽车实训中心
学生服务
校友基金
导师名录
中外合作
教师系统
一网通办
就业服务
最新成果
Achievement Honor
更多
08 /
29
我院教师团队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2023年沪府令8号),通过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授奖206项(人)。8月26日,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沪隆重举行,由上海师范大学牵头,我院张波教授领衔,赵勤、杨茹、郭畅、廉洁等多位教师共同参与完成的“环境气象监测大数据融合时空表征与智能分析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图1 新闻截图随着全球环境污染与气象灾害频发,高精度、多尺度的环境气象监测与预测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公共安全管理的迫切需求。然而,传统监测手段受限于站点分布不均、时空数据关联复杂、多模态信息融合困难等技术瓶颈,难以实现精准预测与动态分析。针对这一挑战,张波教授团队联合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经过多年联合攻关,在非欧空间数据表征、多尺度时序建模、时空融合预测、动态扩散分析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环境气象智能分析技术体系。项目成果丰硕,直接经济效益显著,并在全国近30个省市、5000余项
08 /
22
学院学生在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
近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智能网联汽车设计”赛项全国总决赛在天津中国民航大学举行,由我院本科生孟君俊、李瑞杰、吴昆宇和肖康林组成的参赛队获国赛一等奖,学院教师李一染、管西强担任指导老师。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竞赛,被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属教育部A类学科竞赛。赛事采用校赛、省赛、国赛三级选拔机制,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旨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与制造强国战略,培养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62支队伍进入智能网联汽车设计赛项国赛,比赛设置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三级奖项。我院参赛队是第一次参加该赛项的比赛,经过校赛选拔和上海市的比赛,以省赛第三名的身份进入国赛。进入国赛后,在学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赛队员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备赛,最终获得国赛一等奖的好成绩。我院一贯重视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凭借学院在创新实践方面良好的积累,参赛队首次
05 /
14
学院赵勤课题组研究成果被人工智能领域国际旗舰会议IJCAI录用
近日,第34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简称为IJCAI)公布了论文录用结果,信机学院赵勤课题组撰写的论文“Wave-driven Graph Neural Networks with Energy Dynamics for Over-smoothing Mitigation”被会议录用,2023级硕士研究生吴沛晗和青年教师祁宏达为共同第一作者,赵勤副教授为通讯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为唯一署名单位。过平滑是图神经网络中一个长期存在的挑战,随着网络深度增加,节点嵌入会变得难以区分,从根本上限制了其在需要细粒度区分任务上的有效性。这一问题源于基于扩散的传播机制,该机制会抑制对保持特征多样性至关重要的高频信息。研究提出了一种波动驱动的图神经网络框架,通过波动方程重新定义特征传播。与扩散不同,波动方程结合了二阶动力学,平衡平滑和振荡行为以保留高频分量,同时确保有效的信息流动。为增强波动方程在图结构上离散化的稳定性和收敛性,研究引入了受动能与势能动力学启发的能量机制,通过平衡时间演化和结
10 /
27
“人工智能STEM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评上海市二星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经过学校申报、专家函评、专家会评和现场考察等程序,在全市认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星级30家、二星级30家、培育级24家。我院“人工智能STEM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二星级示范中心,我校共有5家中心入选。这是我院在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上的重要突破。据悉,上海市教委在今年6月发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4年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遴选认定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2024〕19号),对全市32所高校的100个实验教学中心(原已列为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60个,新申报的实验教学中心40个)进行了验收及遴选。旨在通过“示范中心”遴选认定推动高等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引领实验教学改革方向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推进新质生产力内涵式发展,实现以高水平实验教学中心助力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在学校教务处关心指导下,我院和教育学院联合开展人工智能STEM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立足学科特点和教师教育特色,致力于将科技创新与教师教育紧密结合,聚焦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和科学素养培养,实现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基础
10 /
27
我院教师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0月23日,上海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公布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14项(人),由我校牵头,我院安康老师作为第一完成人,李传江、刘翔鹏老师共同参与完成的“灵巧型驱控一体机器人智能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2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从制造业的精密装配到医疗领域的微创手术,再到服务行业的复杂交互,灵巧作业在各领域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对灵巧型机器人的智能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水平。近年来,安康老师的科研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围绕相关技术难点进行联合攻关、试验验证与行业应用,攻克了微型化智能驱控一体伺服系统、高精度建模与多约束轨迹规划、自主学习与柔顺控制等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在生产制造、国防安全等行业成功实施了推广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此次获奖是我院在科技成果获奖层次上的重要突破,彰显了我院近年来在产学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行业影响力。(供稿、摄影:信机学院)
09 /
02
我院本科课程及教学团队获批“2023年度上海学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近日,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2023年度上海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示范团队名单”(沪教委德〔2024〕22号),我院本科课程“数字信号处理”(负责人:魏爽)成功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该课程教学团队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06 /
12
学院人工智能和6G研究成果入选高被引论文
04 /
26
我院李传江老师团队荣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银奖
近日,由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发明协会等联合举办的“第三十五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结果揭晓,我院李传江老师带领的智能机器人团队获得了优秀创新银奖,也是我院在创新发明和应用转化领域长期耕耘和重视的成效。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端制造领域中,高精密点胶控制技术是芯片制造工艺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智能机器人团队长期从事压电喷射非接触点胶和时间压力精密接触点胶控制技术研究和控制器开发。团队创新发明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压力点胶系统胶体余量预测方法成功应用于高性能接触点胶控制器中;研制的双MCU控制的高性能压电喷射点胶控制器获得了专利转化,累计推广数万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供稿、摄影:机器人教研室)
10 /
27
我院创新班本科生一作在SCI一区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我校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2020级电子信息工程创新班本科生李文杰,在SCI中科院一区期刊《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MITDCNN: A multi-modal input Transformer-based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misfire signal detection in high-noise diesel engines”的高水平论文。《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是国际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电子与电气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之一,属于中科院SCI分区计算机科学大类一区TOP期刊,同时也在人工智能小类一区和电子与电气小类一区中名列前茅。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为8.665,这一成果将为我校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声誉带来一定的提升。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李文杰同学,第一署名单位为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程玉华教授和我校青年教师刘翔鹏共同担任论文的通讯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联合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蒂米什瓦拉理工学院,共同构建了首个针对
10 /
10
喜报|学院教师再度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近日,斯坦福大学发布了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并在Elsevier旗下Mendeley Data发布(October 2023 data-update for “Updated science-wide author databases of standardized citation indicators”)。学校12位教师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23)”,20位教师入选“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其中,我院袁非牛教授同时入选以上两个榜单。自2019年榜单发布以来,袁非牛教授已连续4年(2020—2023年)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连续3年(2021—2023年)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据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榜单由斯坦福大学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团队发布,该榜单基于Scopus数据库,依照科技工作者科研产出、Google Scholar Metrics期刊评分、H指数、成果被引、成果中作者排序位置等参数进行综合评估,遴选出排名前2%的科学家,分为22个领域和174个细分子领域,旨在提供一个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的衡
10 /
10
创新高!2023年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
今年,我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批项目数创我院历史新高!立项信息详见下表。序号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1张 波社交网络中集体无意识群体智能的引力场形成机理及演化动力研究面上项目2张巧珍面向集成射频前端的层状结构SAW器件的非线性效应及其调控机理研究面上项目3张 倩面向重构一致性的光场图像压缩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杨 茹基于可变Petri网的RPA流程学习和优化方法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李 双三值光学计算机处理器位分配与任务处理关键技术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安冬冬可验证、高效率的图神经网络安全训练方法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09 /
22
AI赋能新一代“拆弹专家”亮相工博会
10 /
24
我院教师入选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近日,斯坦福大学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团队更新了其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并在Elsevier旗下Mendeley Data发布(September 2022 data-update for Updated science-wide author databases of standardized citation indicators)。本次统计数据时间节点为1960-2022年,我院袁非牛教授上榜。该榜单基于Scopus数据库,依照科技工作者科研产出、Google Scholar Metrics 期刊评分、H指数、成果被引、成果中作者排序位置等参数进行综合评估,遴选出排名前2%的科学家,分为22个领域和176个细分子领域,旨在提供一个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的衡量指标,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科学家的影响力。该榜单分两个排行榜,“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22)”统计科学家职业生涯期间的综合影响表现,我校共11位教师入选;“2022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集中于科学家上一年度的学术影响,我校共17位教师入选。我院袁非牛教授均榜上有名。
09 /
22
我院自然人机交互实验室成果参展国际语音顶会
近日,我院“上海师范大学自然人机交互实验室”龙艳花教授团队的师生在语音研究领域顶级国际会议INTERSPEECH 2022上,分享和交流了该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INTERSPEECH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全面的顶级语音领域会议,由国际语音通信协会 ISCA(International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组织。该会议每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 23 届,于9月18日至22日在韩国仁川以线上线下混合的方式举办。本届会议以“Human and humanizing speech technology”为主题,内容涵盖信号处理、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神经机器翻译等领域,共收到近万篇投稿论文。会议收录的研究成果代表着语音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水平和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我院自然人机交互实验室此次有2篇论文被本次会议成功收录。这两篇论文分别在“声音事件检测”和“单通道语音增强”领域取得突破,体现了该实验室在语音技术领域持续的底层技术创新能力。人工智能成功的关键在于应用,而所有应用皆源自底层技术。为不断拓宽自身基础能力边界,我院自然人机交互实验室深入探究语音
10 /
13
我院自然人机交互联合实验室在国际学术评测中名列第二
近期,国际权威的“声音事件分类与检测学术评测-IEEEAASPChallengeonDCASE2021”落下帷幕,在其“任务5-少样本生物声学事件检测(Few-shotBioacousticEventDetection)”评测任务中,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云知声自然人机交互联合实验室”龙艳花副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唐甜甜、梁芸浩提交的“SHNU系统”综合性能排名第二,这表明学院自然人机交互研究团队在声音事件检测领域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快速工程系统开发能力,其在该领域的算法与技术积累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上海师范大学-云知声自然人机交互联合实验室在Task5中系统性能排名第二截图来源:DCASE2021(IEEEAASPChallenge)官方网站:http://dcase.community/challenge2021/task-few-shot-bioacoustic-event-detection-resultsDCASE(DetectionandClassificationofAcousticScenesandEvents)Challenge是由IEEE(Instituteo
10 /
13
我院两项6G研究成果入选通信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热门论文
2021年,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副教授彭张节,与东南大学、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和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学者们,共同完成的两项6G研究成果,先后在通信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并入选期刊热门论文。其中,论文《MultiuserFull-DuplexTwo-WayCommunicationsviaIntelligentReflectingSurface》发表在IEEETransactionsonSignalProcessing(以下简称IEEETSP)2021年69卷上,自刊出以来一直入选Top50最受欢迎系列,目前排在第21位,论文已被引用6次;论文《AnalysisandOptimizationforRIS-AidedMulti-PairCommunicationsRelyingonStatisticalCSI》发表在IEEETransactionsonVehicularTechnology(以下简称IEEETVT)2021年第4期上,连续多月入选最受欢迎系列,目前论文已被引用4次。IEEETSP和IEEETVT均为IEEE旗下顶级期刊,其中,IEEETSP在中科
活动风采
Landscap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