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党支部开展“寻找身边红色印记——云享春节”活动
“2021年的春节之际,通信工程系党支部的全部13名教师党员和结对的13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通过线上积极交流,一同策划寻找了身边的各种红色印记,并制作成照片、短视频等作品将本次的红色印记之旅记录下来,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本支部分享的红色印记内容包括:踏寻红色景点、红色历史建筑,看老照片、听祖辈讲红色故事,感受红红火火的节日气氛,看社区乡村治理的新变化,担当志愿者、为抗“疫”做贡献等。本专辑将分别从这六类主题介绍本支部13份党员和结对学生的红色印记之旅作品。
寻找红色印记 — 踏寻红色景点
通信工程系党支部 张静——本科生2019级通信工程专业 马振业

在这个寒假里,马振业同学(左)参观了一大会址。“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些真实记录着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物,使我对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张静老师(右)探访了奉贤庄行的庄行暴动烈士纪念碑,园区内有五位先烈之墓。这是上海地区农民早期的革命运动纪念地。通过这次探访,对上海的革命运动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我党从小到大的革命发展历程体会更加深刻。
通信工程系党支部 应骏——本科生2019级通信工程专业 王春春


王春春同学在家乡参观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它是国内唯一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分有室内场馆和室外文化广场两个区域,文化广场包括了当年彭德怀指挥三线建设的办公遗址、三线建设指挥部、陆家大院以及育才壁、机械设备等历史文物。
通信工程系党支部 王斌——本科生2017级通信工程专业 杨茜芮

杨茜芮同学回到家乡参观了永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了解家乡的革命故事。数以千计的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青山难掩赤色忠魂,我们要缅怀先烈的光辉功绩,继承先烈遗志,把老一辈开创的革命事业推向前进。吾辈当自强!
通信工程系党支部 周小平——本科生2017级通信工程专业 李佳林

春节期间,周小平老师参观了坐落在虹口区的鲁迅公园。一樽巨大鲁迅的石雕映入眼帘,大义凛然的神态,让人敬佩的感觉油然而生。
用笔作武器,不顾自己的身体,日夜写作批判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和压迫者。我们要向鲁迅先生学习,教育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从小养成刻苦学习、爱憎分明,掌握好本领,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寻找红色印记 — 踏寻红色历史建筑
通信工程系党支部 朱苏磊——本科生2017级通信工程专业 陈中秀


陈中秀同学在春节期间参观了家乡的遵义会议会址,并和朱苏磊老师一同策划,将自己参观心得制作成了短视频。陈中秀同学为大家介绍了遵义会议会址的红色历史及其教育意义,这种新颖独特的形式为本次寻找红色印记的活动更增添了新时代的创新色彩,体现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对红色历史的热爱和传承。
通信工程系党支部 王平楠——本科生2017级通信工程专业 田园

张学良旧居从建设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沈阳人称其为“大帅府”,是张学良将军及其父亲张作霖的官邸和私宅。饱经沧桑的张氏帅府已成为东北近代历史的见证与缩影。“这次参观,带给了我爱国教育,带给了我红色历史的教导,让我感受到革命先人为中华之崛起之艰难,他们不畏牺牲,抛洒热血,积极献身于革命事业。”
通信工程系党支部 张倩——本科生2018级通信工程专业 段卓然

张倩老师探访了上海市杨浦区国福路51号的陈望道故居,在苍苍大树庇护下的草坪上,立着一尊塑像,座基上刻有“信仰的味道”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座基的上部是陈望道先生的坐姿塑像。
陈望道先生那种不畏艰险,敢于担当的使命意识和脚踏实地,孜孜不倦的实干精神至今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明德经世的新时代青年!
通信工程系党支部 佟乐——本科生2018级通信工程专业 龚琴

龚琴同学(左)分享了“两弹城”照片,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为我国两弹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科学家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断创新奋斗,为此奉献出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激起了我的斗志与爱国魂,更坚定了我的信念:向前辈们学习,向前辈们靠拢。”
佟乐老师(右)分享了“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照片, “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进人物,他时刻思考着如何改革才能让祖国稳定,国家的一丝一缕都牵动着他。由此,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与时俱进,超越自我,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通信工程系党支部 彭张节——研究生2019级通信专业 张逸凡


春节来临之际,张逸凡同学探访了二七纪念塔。1923年2月7日,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对工人阶级的迫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举行了“二七大罢工”。 “这次探访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中国革命的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我也立志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寻找红色印记—听祖辈讲红色故事
通信工程系党支部 郭畅——本科生2018级通信工程专业 黄星月

在春节期间,黄星月同学聆听了外公讲抗美援朝故事,学习红色精神。外公是第三批前往鸭绿江的志愿军,同行的战士们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在双方军姿水平差距巨大的情况下,战士们穿着不保暖的衣裳以微弱之躯助祖国胜利火焰。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郭畅老师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学习红色精神。在新春佳节之际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学习红色精神更能体会到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并且更加坚定了身为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建设培养人才的责任和信念。
寻找红色印记—感受红红火火的节日气氛
通信工程系党支部 李莉——本科生2017级通信工程专业 简仁利

在春节临近之际,简仁利同学主动参与公司于重庆建川博物馆组织的活动,这些红灯笼、红对联不仅有新年气氛,也特别好看,红色象征着热闹喜庆,好的寓意都在红的里头,但愿家里顺、大家顺、国家也顺。年都在各自心中,家人聚在一起讲述曾经的故事,便是年。
寻找红色印记—社区乡村治理的新变化



通信工程系党支部 苏颖——本科生2018级通信工程专业 岳丹
岳丹同学(左)的家乡在新疆阜康市九运街镇,过年期间她在家乡走了几圈,感受到很多新变化。在图上这片楼宇耸立的地方,在几年前还是一片片荒地和破旧不堪的土房子。近几年家乡镇上开发越来越快,楼建的也越来越多,让更多周围的农村人有条件住进舒适温暖的楼房里,促进小镇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苏颖老师(右)今年按防疫要求留沪过春节,居住小区内墙上拉起了横幅标语“留在上海过春节,上海就是你的家”。为感受节日气氛,去豫园小转,各色花灯将古色古香的街道装点一新,人流有序,流光溢彩,汹涌的人潮和浓浓的年味交织在一起,处处洋溢着平安祥和中国年的气氛。
寻找红色印记—社区抗“疫”志愿者
通信工程系党支部 魏爽——本科生2017级通信工程专业 王晓楠

在年近三十,家家都在为迎接春节而忙碌准备的时候,王晓楠同学(左)抓拍到了这样一张照片:她的姨夫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社区抗“疫”志愿者仍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岗位上,尽力站好最后一班岗。近日国内的疫情逐渐好转,想来这都是仍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一位位防控志愿者日夜辛勤努力,履行职责、坚持完成使命的功劳。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我为他们感到由衷的自豪与敬佩。
魏爽老师(右)探访了《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百代小楼,自1935年这首歌曲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坚强、团结一心的英雄气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这些岁月里,我看到了很多平凡的中国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做努力,万众一心,向着胜利前进,每个人都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