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党支部开展“寻找身边红色印记——云享春节”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这个特别的冬季,为进一步深化“四史”学习,计算机系教师党员和结对的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开展了特别的线上“寻找身边红色印记——云享春节”活动,让这个春节过得更有意义、更加充实而温暖。
支部党员寻访红色文化纪念场馆,走进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身边的老党员讲述自己的故事,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共同寻访着相同的印记。
寻访全国各地红色遗址、纪念馆,感知红色文化力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支部党员杨新凯老师、安冬冬老师、廖黄炜同学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作为党的诞生和发展的重要见证,它不仅是讲述建党历程和建党思想的重要基地,也逐渐成为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扇窗口。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支部潘建国老师、王旭卿老师寻访了龙华烈士陵园,邹雨璇同学寻访了闵行区烈士陵园,宁心怡同学参观了大连市英雄纪念公园。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许许多多的民族英勇先烈前赴后继,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了不平凡的事业,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令人肃然起敬。我们今天过着幸福生活,心中要永远铭记历史,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沿着他们走过的道路,把他们未尽的事业更好地接力下去。


此外,计算机系徐晓钟老师和沈涤老师还前往“四行仓库保卫战”遗址观摩;王玉善老师参观了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纪念地;黄继风老师参观了陈云同志的纪念馆;任磊老师和朱赟老师分别参观了毛泽东上海两处旧居;陆黎明老师参观了周公馆;廉洁老师鲁西南战役纪念园;杨紫莹同学和退伍的爷爷一起去了红色娘子军雕像;赵梦佳同学参观了豫西革命纪念馆;高俊同学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司令部旧址;鞠心怡参观了新四军六师部旧址纪念馆;饶安淇同学参观了红军长征必经之地娄山关;许涛同学参观了董必武将军故里;孙艺茹同学参观了龙山街、老城墙遗址、黄河滩、佘家镇中国共产党党史文化展示馆;唐家盛同学参观了中共宁波地委旧址纪念馆;席舒月同学参观了太康县三官庙革命纪念馆;华小芬同学参观了毛泽东同志召开贫苦工农和区乡村干部座谈会旧址——何屋东厢房小厅……这些纪念馆记录着我们曾经浴血奋战的历史,在国破山河在的历史时代,在一次次面对强敌战役,那些中国的勇士,没有退缩,向入侵的敌人展示出了一种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任何外强所无法战胜的民族之魂。







在和平建设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拼搏的精神,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支部李双老师参观了知青博物馆、黄慧老师参观了上海历史博物馆,元世琦寻访了潍坊市“使命·担当”主题展馆。这些博物馆记录了中国近代的发展历程。


听老党员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革命基因
何嘉颖同学的外公是一名海军老兵,他和祖国母亲同一天生日,这也是最让他为之骄傲的事情。外公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他服役的队伍处于文字通讯部。在那场战争中,大公失去了听力,却也侥幸活了下来。在那个弹火满天飞的战场,赴死--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战斗--似是一件至高无上的事情。老一辈革命党员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如今繁荣昌盛的中国,我们必须沿续前人的精神,努力建设伟大的祖国。

孙其昀同学在徐家汇公园里碰到一位革命老战士,他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战争中肘关节受伤、膝盖也受重伤,尽管他的耳朵几乎快听不见声音了,但他还是坚持要为大家讲述了这场战争的残酷以及军人们英勇应战故事和军营中的生活。
黄琳媛同学听经历过战乱的奶奶回忆,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山区由于战乱而滋生出土匪盘踞于山中,到解放初期时,土匪们常常下山找村民们的麻烦,在这时,解放军来到各个村庄里镇守,打土匪,保护人民的安全,在他们完成任务离开之时,村民们都十分不舍,对帮助过他们的解放军表示深深感激,至今未曾忘记。

寻找红色印记,让我们体会到的不仅是烈士们的革命精神,更是一份责任。新时代,我们必须以敬畏之心对待红色精神,以过硬作风展现时代风采,认真工作学习,踏实做事,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把党的旗帜举得更高,让红色精神永放光芒。